发表时间: 2022-12-09 21:11:32
作者: 徐庆
来源: 迈奇咨询原创
浏览:
今天是个很特殊的日子,1月26日。四年前,我结束了十四年的漂泊生活,从上海回到了湖北宜昌。
一个熟悉的问题突然又来到了我的脑海“假如人生可以重来,你会选择不一样的生活么?”
当然,答案依旧还是不会,不会,不会,我仍然会选择走过的路。
这个问题,从我97年离开湖北宜昌,到了深圳以后,就常常萦绕在我的脑海里;每当生活出现变化时,这个问题总会冒出来,要我回答。开始,我会花很多时间去思考,最终的结论是:不会;到了后来,这个问题仍然时不时还会在脑子里出现,但思考的时间越来越短--因为我已经知道了自己的答案,也知道自己不会改变。
20多岁时,有人说我具有宗教般的狂热,为了理想很具有奉献精神;30多岁时,有位公司的研发副总裁说我就像发动机,不只自己转动,还可以带着别人转动,可惜留不住;40多岁了回到宜昌,曾经的高中同学说我仍然没变,永远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头….是的,他们都说对了,人其实很难改变了。到了成年,人的很多特质,价值观、个性、兴趣、能力都已经相当稳定了。除非遭遇生活中的巨大转变,如具有重要意义的亲人去世,或遭遇像地震一样的天灾人祸,人改变的可能性不大。即使生活的变化、年龄的增长,人的某些特质会出现一些微调,但趋势是不会改变的--一个内向的人很难外向;懦弱的人很难变得独立;喜欢按部就班生活的人很难接受变幻多样的生活。可惜很多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,常常把生活的不如意归罪于外界或他人。生活是自己的,关键是你自己的内心选择。毕竟,像我20多年前无法选择人生的时代已经过去—20多年前,为了离开国企,我遍体鳞伤,其间所付的精力和代价难以回首。仍然记得93年第一次要离开国企时人事处长转述的总经理的话“我们这里不是菜园子门,你想来就来,想走就走。只有我让你走,你才可以走” ……
四年前,当我上海的朋友,无论是中国人,还是老外,知道我因为照顾母亲的原因要离开上海时都莫名惊诧—上海有太多的选择: 法国人老板希望我在上海,和他合伙开公司;两家民营公司希望我留在上海或深圳,做人力资源副总;也有外资猎头公司提供了到迪拜的机会……但我知道自己选择的理由。我需要照顾母亲,她故土难离—不像我可以在任何地方生存,她离开熟悉的故土就会太快衰老,离开这个世界,那样我会痛苦一生。当然,我也不是盲目冒险的人:只是给自己打了一个赌,中国要发展,就不可能局限在北上广深,只有像湖北宜昌这样的三线城市发展起来,中国才能真正发展。因了母亲的缘故,我要在宜昌扎下来,寻找成功的机会-为了这一天,我早在2008年9月就开始准备了。我相信自己的眼光。20年前我曾经打过类似的赌,离开了一家国企,当时如日中天的上市公司。当时我的赌注是:中国的改革尽管走两步退一步,但趋势不可逆转,只有离开我才有希望。如果说我当时的选择心里还有些惴惴-离开国企,两眼一抹黑,在湖北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,曾经的自信几乎荡然无存……但现在的选择就很清晰了,经过20年的发展,中国远非昔日模样,尽管还有很多的坏象;但是走两步退一步,还是要往前走的。我相信自己的选择,相信自己的眼光。
有选择就会有失败。生活是自己的,没有人会保证你什么;你唯一可以了解的是自己。我知道自己不甘于一隅之地偏安,即使回到了湖北,我的事业仍然可以是中国;我知道自己喜欢折腾,哪怕失败。我最大的希望是,有一天离开这个世界,我的墓志铭这样写着:他力图想给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,并做出了努力……
假如人生可以重来,我仍然要选择现在的生活,我再一次给自己说。